攝影師亞歷山大帕克斯有許多愛好,攝影是其中之一。19世紀時,人們還不能夠像這樣購買現成的照相膠片和化學,經常自己制作需要的東西。所以每個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個化學家。攝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“膠棉”,它是一種“硝棉”溶液,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鹽素溶液。當時它被用于把光敏的化學粘在玻璃上,來制作類似于照相膠片的同等物。在19世紀50年代,帕斯克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。,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。使他驚奇的是,混合后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。帕克斯稱該物質為“帕克辛”,那便是早的塑料。帕克斯用“帕克辛”制作出了各類物品:梳子、筆、紐扣和珠寶印飾品。然而,帕克斯不大有商業意識,并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。20世紀時,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。幾乎家庭里的用品都可以由某種塑料制造出來。
繼續發展帕克斯的成果并從中獲利留給其他發明家做了。約翰〃韋斯利〃海亞特這個來自紐約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這個機會,當時一家制造臺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。海亞特改進了制造工序,并且給了“帕克辛”一個新名稱—“賽璐珞”(假象牙—譯注)。他從臺球制造商那里得到了一個現成的市場,并且不久后用塑料制作出各種各樣的產品。慢慢的,塑料袋生產廠家得到了飛速發展,塑料是一種很輕的物質,用很低的溫度加熱能使它變軟,隨心所欲地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。塑料制品色彩鮮艷,重量輕,不怕摔,經濟耐用,它的問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,也大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,因而塑料袋及其廣泛的活躍在了我們生活周圍,直到現在。